一支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薄膜材料,其耐高温极限可达 4712 华氏度(即 2600 摄氏度)。这种新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未来有望成为航空航天、能源及其他高温工业领域的关键隔热材料。
2025年9月22日,在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攻坚克难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屡创新高。
近日,汉邦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与思拓凡之间的三起专利侵权诉讼取得阶段性进展。根据招股说明书及临时公告,其中两起涉案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另一项诉讼仍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中。
9月19日,以“无界”为主题的“2025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海信在大会上宣布将向全行业逐步开放1300余项三色激光核心专利,推动三色激光显示产品普及。同步发布了三款划时代的激光显示新品——全球首款150英寸屏幕发声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全球首款100英寸可卷曲激光影院江山画卷R1及电影发烧友最期待的投影Vidda C5无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8日下午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
据外媒 Techspot 近日报道,瑞典科学家正推动再生医学迈向新突破,未来的医生有望能够重建带血管的活体皮肤。
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载体,在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和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部分专利申请可能会因审查标准、技术方案完整性等原因被驳回。不少申请人在收到“驳回通知书”后感到沮丧甚至放弃。但其实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那就是“专利复审”。
为进一步盘活高校院所专利资源,加快构建专利转化运用生态,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日前联合印发《进一步提升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效益形成长效机制若干措施》,促进高校院所更多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2025年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稳居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以来累计上升25位。这表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取得显著成就。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