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中铁六局运营维管中心自主研发的道岔尖轨更换装置,近日在临策铁路的道岔尖轨更换作业中成功投入使用。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外观设计专利合案申请指引》,本指引旨在梳理外观设计合案申请制度的相关规定和示例,引导创新主体准确理解和使用外观设计合案申请制度,促进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撰写和答复质量的提高,更好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广东头部企业正奋力突破传统增长天花板,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10月29日,《2025广东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与《2025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相继发布。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发表重大成果,成功开发出蚕丝蛋白赋能的微创植入式柔性神经界面。

日前,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由大豆蛋白制成的可再生材料,有望为下一代固态电池提供高效、长寿命的动力来源。

为推动天津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创新主体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充分释放专利导航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举办2025年天津市重点产业专利导航(第一批)成果发布会。

据外媒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由仿生材料制成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的人工肌肉。研究人员称,这项 AI 驱动的技术能够向人体“学习”并实时自适应,能够生成既自然又灵敏的动作,安全性足以用于康复支持。

在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续航焦虑始终是横亘在车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道难题。而小米汽车,正凭借前瞻性的专利布局,试图从电池根源处攻克这一难题。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和已揭榜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5〕411号)要求,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申报工作。

日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有机纳米光子学实验室郑美玲研究员团队,近期在 3D 微纳机器人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