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实现多项新突破。在基础教育领域,以县中振兴为牵引,逐步扭转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模式,配合中考改革探索,有效淡化升学竞争、缓解社会焦虑;高考综合改革已在各省份全面落地。
日前,小米一款名为“金沙江”的磁吸充电宝,上架就直接被抢光。目前官网是缺货状态,下次开售得等到10月7日上午10点。
“电池家族”喜添新丁。《自然》杂志17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标志着氢负离子电池实现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球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只靠扩大规模,而必须依靠创新来推动。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作为创新生态的核心要素,既是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利刃”,也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基石”。
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对动力系统提出的高能量、高安全需求,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池器件已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核心挑战。
数字消费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为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数字消费潜力,发展新型消费,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9月25日,追觅CEO俞浩的一封内部信曝光,直接在科技圈炸开了锅。
日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ARC 二维材料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2D)的科研人员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已于9月1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一支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薄膜材料,其耐高温极限可达 4712 华氏度(即 2600 摄氏度)。这种新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未来有望成为航空航天、能源及其他高温工业领域的关键隔热材料。
2025年9月22日,在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攻坚克难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屡创新高。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