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料到,因7名员工的跳槽之举,互联网界的两大巨头——高德地图与滴滴出行,竟闹到要对簿公堂的地步,而且索赔金额更是惊人地高达7500万!这可不是虚构的电视剧桥段,而是2017年真实发生在商界的一场激烈纷争。这场员工跳槽引发的纠纷,不过是双方矛盾的冰山一角。如今,这两家公司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更为核心的领域——专利。
高德地图通过其子公司已对滴滴出行的18件专利发起无效请求,其中包含15件发明专利和3件外观设计专利。
一般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针对个别专利发起无效挑战比较常见,但是对于大批量的专利发起无效,并不多见。
值得关注的是,竞争已呈现"双向反击"态势。在高德子公司密集挑战滴滴专利的同时,滴滴也针对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的两项核心交通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涉及实时交通信息展示、车载导航装置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专利攻防的对峙格局。
2025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召开一场至关重要的听证会,专门针对滴滴对高德的两件交通专利发起的无效挑战进行审议。
高德与滴滴这场专利大战无疑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自身专利的布局与保护,构建完善的专利体系,避免核心专利被轻易挑战;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时,应保持冷静与克制,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反击,以免陷入无休止的专利纷争漩涡,耗费大量宝贵的资源。
来源:出行前沿等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