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追觅CEO俞浩的一封内部信曝光,直接在科技圈炸开了锅。
继宣布造手机、造车之后,追觅又宣布成立“天文BU”,要正式开拓小行星探索和采矿业务。
根据公开信内容,追觅这次的目标还不小。原文是这么说的:“马斯克痴迷于殖民火星,而我们更关注小行星。小行星会威胁地球的生存,火星不会;小行星有待开采矿产资源,火星没有。”
俞浩称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马斯克痴迷于殖民火星,追觅不会去殖民火星,追觅更关心地球的安全人类社会的福祉,更关心太空探索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在技术路线上,俞浩称追觅要发展更高精度的光学和其他探测及成像技术。
追觅要发展从星际空间返回地面的可重复火箭及太空飞船技术,而不仅仅是火箭助推器的重复使用,因为要把大量的太空矿石带回地面。
其实,追觅的战略扩张并非盲目跨界,而是基于核心技术的积累。追觅的专利和研发硬实力着实不虚。据悉,目前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000+项,涵盖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流体力学、机器人控制等多个领域,尤其在吸尘器和洗地机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从创立之初,追觅就十分重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牢牢护住了创新技术这条生命线。追觅不仅注重专利数量上的提升,也注重专利的质量。这也为追觅从消费电子到航天领域的跨越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技术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专利申请与布局绝非简单的“纸上功夫”,而是关乎企业能否在变革中抢占先机、在跨界中构建壁垒的战略选择。所以各企业需以前瞻性眼光及时进行专利布局,才能在未知领域开辟新的航道。
来源:科技每日推送等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