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细软旗下技术转移平台

我的成果我的需求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400-700-0065

科技 | 天津大学团队研发 MOST 太阳能热织物:光照12秒升温至40℃

2025-10-132344来源:

据央视网报道,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材料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 12 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 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还可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

  据央视网报道,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材料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 12 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 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还可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

微信图片_2025-10-13_095715_030.jpg

  据悉,以往的 MOST 织物一般面临优异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得的问题,对此,研究团队从盐碱地植物“中亚滨藜”中汲取灵感。这种耐盐植物能通过“溶胀吸收盐分-去溶胀泌盐结晶”的动态循环适应极端环境,其“溶剂介导-溶质输运-可控结晶”的生物机制,为解决 MOST 材料与织物的界面适配难题提供了灵感。

  团队把由热塑性聚氨酯制成的中空气凝胶纤维作为基材,将其浸泡在特殊的偶氮苯 / 氯仿溶液中“腌渍”,纤维先充分吸收溶液而膨胀,随后在干燥时,偶氮苯分子会从内部被挤出,并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晶体“外衣”—— 偶氮苯单晶层。这不仅让纤维内部的分子结构更紧密,也让它获得了独特的光学特性和力学性能。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能力。在 420nm 蓝光照射下,70 秒内升温 25.5℃,即使在-20℃的低温模拟日光中,50 秒也可升温 21.2℃。更难得的是,该织物具备极强的耐用性,经过 50 次摩擦、500 次拉伸弯曲,甚至 72 小时连续洗涤后,光热性能保留率仍超 90%,成功克服了传统 MOST 材料易脱落、寿命短的问题。

  此外,该织物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精准控制释热温度,既可用于日常保暖,也可作为便携理疗载体,为关节炎等患者提供局部热敷。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

  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的这项创新成果意义重大。随着该MOST织物应用前景愈发广阔,其他企业也应从中汲取经验,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前规划专利布局,防范侵权风险,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央视网、IT之家等


声明:本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推荐专利

基于紫外Micro/Mini-LED的自消毒电梯按钮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6925473
一种消毒烘干机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09911X
一种消毒鞋柜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099139
一种消毒型闪光灯模组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185685
一种消毒牙刷盒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086923
一种消毒耳机盒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205142
一种笔记本电脑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206588
一种消毒门把手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104885
一种多功能手机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086552
一种消毒眼镜盒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0819548X

我要找专利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