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细软旗下技术转移平台

我的成果我的需求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400-700-0065

科技 | 新突破!我国成功开发双极电化学海水提铀技术

2025-05-164799来源:

据媒体报道,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双印教授团队近日在海水提铀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电化学双极提铀技术。这一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传统单极提铀体系效率受限、能耗过高等行业难题,为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据媒体报道,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双印教授团队近日在海水提铀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电化学双极提铀技术。这一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传统单极提铀体系效率受限、能耗过高等行业难题,为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516100930.jpg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背景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陆地铀矿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核电的快速发展。海洋中蕴藏着约45亿吨铀资源,是陆地储量的数千倍,海水提铀技术因此被《自然》杂志评为"能改变世界的七种化学分离技术之一"。

  传统电化学提铀方法虽然具有动力学快速、材料可再生等优势,但一直面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阳极氧析出半反应所需电位过高且不具备提铀功能;二是在高盐海水环境中铀的选择性差、提取效率低。针对这些挑战,王双印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出阳极间接提铀半反应,并耦合阴极直接电还原回收,首次构建了新型双极提铀电化学体系。

  实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在0.6V槽电压下,对1-100ppm浓度范围的模拟海水中的铀离子提取率接近100%。在真实海水测试中,提取率也达到90%以上,展现出优异的实用性能。据团队核心成员王燕勇副教授介绍,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铀的提取效率,还显着降低了能耗。

  王双印教授表示,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适用于海水提铀,还可用于核电厂废水、铀矿尾水等场景的铀资源回收。目前团队已着手进行模块化系统设计,未来将通过优化电极材料、电化学体系与电堆设计,推动该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助力中国实现"向大海要铀"的战略目标。

  来源:快科技


声明:本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推荐专利

一种按摩牵引凳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28514007
背包(塑形)
外观专利专利号:2023303561826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阻燃技术
发明专利专利号:2023113520361
一种稻壳灰/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2104929573
流量可调的水下卸荷装置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6625848
一种染料敏化稀土上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7913419
一种非对称内嵌结构纳米薄膜热整流器的设计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30479
一种具有压紧功能的复印机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24355
具有清洗功能的墨盒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24340
防漏墨盒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24270

我要找专利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