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操领导的智能育种攻关团队近日成功将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开发出适合机器人操作的作物花型,并研制出全球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吉儿”。相关研究成果已于8月1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该团队将机器人技术与从头驯化、育种加速器等前沿育种手段融合,构建了“智能机器人育种工厂”,能够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定制。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成功创制了结构型大豆雄性不育系,有望在我国率先突破大豆杂交育种技术瓶颈,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目前,“吉儿”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5%,已在商业化生产温室中实现稳定运行。其柱头识别准确率达到85.1%,单朵花授粉操作仅需15秒,单次巡航完成授粉的成功率稳定在77.6±9.4%。机器人具备全天候连续工作的能力,可反复进行自动杂交授粉操作,确保每朵花都能顺利完成授粉并结出果实。
细胞杂志评审专家评价称,这项研究是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典范,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广阔应用前景,为解决重要科技与产业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许操研究员表示:“本项研究首次构建了‘生物技术筑基 + AI 赋能 + 机器人劳作’的智能育种新模式,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成完整的智能育种与制种技术体系,展现出人工智能驱动科研的巨大潜力。”
来源:中关村在线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