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品牌成立三周年之际,深蓝汽车于重庆重磅发布旗舰大六座SUV深蓝S09,并率先推出“一年保价”政策,在新能源市场激起千层浪。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深蓝汽车宣布将向行业开源两项核心技术专利群,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自信,更凸显了企业责任与行业担当。
在当晚的品牌之夜上,深蓝汽车明确表示将开源荣获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关键技术专利群”(含112项专利)以及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金奖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专利群”(含50项专利)。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希望通过此举,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开放合作的态势愈发明显。吉利开放电池底部安全及隐藏式门把手解锁相关专利,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升级;奇瑞启动混动技术开源计划,首期开放200余项核心专利;理想汽车开放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代码,共建车载操作系统生态。这些举措都表明,在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品牌正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推动产业链共同进步。
这一趋势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上,中国品牌凭借快速市场响应和完整产业链优势占据先机。然而,要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跨越,单打独斗难以长久领先。开放核心技术既能加速新技术普及,实现“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降低高端技术使用门槛,又能构建健康产业生态,鼓励协同创新。
不过,对于企业而言,开源核心技术也需谨慎权衡。在积极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容忽视。小知在此提醒各汽车企业,在技术开源过程中,要充分评估专利布局,明确开源范围与界限,确保自身核心技术不受侵害。同时,可借助中细软集团,进行专利挖掘、申请与维护,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身利益与行业发展的双赢。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