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细软旗下技术转移平台

我的成果我的需求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400-700-0065

科技 | 速率大幅提升!我国成功实现→

2023-06-291656来源:科技日报

6月2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利用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吉林一号”MF02A04星,空天院成功开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该实验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通信工程应用。

  6月2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利用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吉林一号”MF02A04星,空天院成功开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该实验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通信工程应用。

  


  实验获取的首批遥感影像(吉林一号MF02A04星下传)。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空天院激光地面系统技术负责人李亚林介绍,当前星地通信主要采用微波技术,但微波频段资源有限,常用的X频段仅有375兆赫(MHz),近年来开始应用的Ka频段也只有1.5吉赫(GHz),难以满足星地海量数据传输需求。与微波相比,激光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带宽可达数百吉赫。

  “如果将频段比作道路,那么X频段是单车道,Ka频段是4车道,而激光可容纳成百甚至上千车道。利用激光通信每秒可传输1部高清电影,相较于现有的微波通信速率高出1—2个量级(10倍到1000倍)。”李亚林解释。

  同时,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很小、能量高度集中,激光地面系统接收到的功率密度高,所以卫星能够“轻装上阵”,以远小于微波通信载荷的体积、重量和功耗实现超高速率的通信。此外,激光还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用激光作为载波进行数据的发射与接收,能够显著提高星地通信的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表示,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探测获取的海量数据无法及时全部接收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卫星应用效能发挥。在充分利用现有微波地面站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国家卫星激光通信地面站网,“激光+微波”的组合运行模式有望彻底解决我国星地通信瓶颈问题,可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来源:科技日报


声明:本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推荐专利

一种靶向泛素化诱导BCR-ABL蛋白降解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1458292X
一种按摩牵引凳
实用新型专利号:2020228514007
背包(塑形)
外观专利专利号:2023303561826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阻燃技术
发明专利专利号:2023113520361
一种稻壳灰/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2104929573
流量可调的水下卸荷装置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6625848
一种染料敏化稀土上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7913419
一种非对称内嵌结构纳米薄膜热整流器的设计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30479
一种具有压紧功能的复印机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24355
具有清洗功能的墨盒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724340

我要找专利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