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细软旗下技术转移平台

我的成果我的需求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400-700-0065

科技 | 定居火星更近一步!中国科研团队发布最新成果

2023-11-161642来源:科技日报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需要穷举两千年才能完成的复杂优化工作。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需要穷举两千年才能完成的复杂优化工作。

  14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合成》上,并被编辑选为当期热点论文予以专门推荐。

  640 (1).jpg



  机器化学家探索星际资源的原位利用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然而首先要克服的是缺乏氧气的火星环境。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由于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据介绍,“小来”通过其精准的自动化操作能力,能够执行高通量实验任务,与此同时其“计算大脑”同步进行量子化学仿真模拟,通过融合理论大数据和实验小数据产生具有预测能力的机器学习模型,最终调用贝叶斯优化算法预测并机器验证全局最优的催化剂配方。这种理实交融的研究范式极大地加速了新材料发现过程,能够从数百万种可能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

  该研究成果成功展示了在地外星系上因地制宜创制化学品的智能化全流程,为未来地外文明探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我国在未来月球、火星空间站上实现星际资源的原位综合利用建立了独特的方案。国际审稿人评价:“本文报道了通过机器化学家系统在火星上合成OER催化剂的令人兴奋的方法”,“作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设计和制造复杂材料”。

  来源:科技日报


声明:本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推荐专利

一种无人化快递配送系统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9252764
一种用于处理电厂废气的多转子套筒式超重力旋转填料床
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04097909
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吸湿装置及颗粒物吸湿的评价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8112593434
一种PMSM永磁体磁链满秩辨识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512256X
一种PMSM永磁体退磁故障诊断与故障模式识别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5091487
一种PMSM永磁体局部退磁故障程度评估与数值化描述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1109325
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10546638
一种钨酸铜纳米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271575X
一种WO/CuWO/NiFe LDH三元复合光电极薄膜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2633247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制备氧缺陷型钨酸铋光电极的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6728655

我要找专利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登录成功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