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堆积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尽管现代 PC 和笔记本已普遍配备防尘网,但这些普通的滤网在阻挡微粒物质(PM)方面效果有限,且若试图通过加密网格来提高过滤效果,又会带来通风受阻的副作用。
针对这一难题,韩国中央大学的科研团队近日提出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他们受“黏液覆盖的鼻毛”天然过滤机制启发,开发出一种“仿生毛发与毛细力驱动的超黏附性滤网”。相关研究成果已通过测试和实验室验证,显示出远超传统滤网的性能。
根据研究团队介绍,这种仿生滤网通过模拟人类鼻腔的结构,内含密集毛发,并覆盖一层特殊的“黏液”替代物 —— 一种厚度仅 200 至 500 纳米的生物相容性硅油。这一设计利用了毛细粘附效应,大幅提升了空气中过滤微粒的效率。
据了解,在首尔市及大学实验室的实地测试中,这款滤网不仅捕获的颗粒物远超传统滤网,且使用寿命可达传统滤网的 2 至 3 倍,降低了更换频率,具备更强的成本效益。更重要的是,测试中发现该滤网对防止颗粒二次扩散的效果显着,避免了风力导致的粉尘“反吹”现象。
此外,该滤网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经过清洁剂洗涤和晾干后,只需使用简单喷涂工艺便可重新涂覆“黏液”硅油,恢复过滤能力。
尽管这项技术被认为有望改善电脑等电子硬件的防尘效果,但研究团队计划将此技术率先应用于空调、工业空气净化系统等领域,助力“开辟空气净化技术的新篇章”。未来,这种仿生滤网有望率先部署在办公室、工厂、无尘车间、数据中心以及医院等对空气质量有高要求的场所。
随着该仿生滤网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前景的明朗,其市场潜力巨大。这不仅会吸引众多企业投身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也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在此背景下,其他企业应高度重视专利布局,提前围绕技术改进、应用拓展等方向申请专利,构建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避免陷入专利纠纷,保障自身的创新成果与市场份额。
来源:IT之家等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专利类型
您的咨询我们已收到,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联系。